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江晗和黄楚涵同学双双获得了本年度学校学生最高荣誉“优秀学生标兵”。两年前,学院的陈凤和赖宇同学也同时获得优秀学生标兵。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直面艺术类生源质量、学科建设等方面问题,从思想引领、课程改革、学风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入手,构建学生学习成长“好气候”,打造艺传学风建设“生态圈”,逐步实现了三全育人的良好格局,并让学风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真正发挥作用,为学院学风建设打开新局面。
赓续红色基因,引好理想信念源泉
新学期开始,搭建党校、团校、“辅导员的第一课”、“艺·诉”生涯工作坊、“美育大讲堂”等专家、教师、朋辈三位一体线上线下教育平台,将生涯发展咨询,学生思政教育和学风建设有机融合,树立学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引导青年争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学院连续五年诞生7名“优秀学生标兵”,其中2019年和2021年均斩获“双优标”,并先后涌现“四川省最美女大学生”陈凤,立志做中国人自己的动画、保送清华大学的江晗等大批政治好、思想正、学业佳的学生典范。
深化课程改革,孕育真学愿干热土
立足时代需求,持续深化课程教育改革,打造学生想学、乐学、热学的教育平台。首先,学院结合信息网络化和科技发展趋势,推陈出新教学内容,拓宽前沿顶尖知识覆盖面,让学生“想要”真本领。其次,依托数字虚拟技术、信息技术发展,创新生动教学方法,增强课程体验,让学生“乐学”真本领。最后,通过“以赛促教,以展促学”的教学模式,让大量实战项目进课堂、命题进比赛、项目进毕业设计,提高教学强度,让学生“热练”真本领。近年学生获全球金奖2项,全国金奖16项、银奖45项、铜奖46项,相关赛事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川第一。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李澔然,收到了来自百度、快手、美团、哔哩哔哩、QQ音乐等数家互联网大厂抛来的橄榄枝。
注重学风管理,营造积极向上风气
学院组织召开师生交流座谈会、教学研讨会、学生干部代表座谈会等会议,听取学生和全院教职工对学风建设、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学院领导带头深入学生课堂,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需求、教与学的矛盾。在全面了解学生特点和各类问题的基础上制定《2021学风建设方案》、《课堂监督方案》,构建“学院-年级-班级”三位一体的学风建设管理机制及“学院学生干部-任课教师-辅导员-学习委员”的联动督查机制。同时,学院举办“学习卫士”活动,由学习部和各班学习委员组织成立学生督查小组协助任课老师做好课程的考勤,课堂效果评价,每日每周报送。辅导员实时掌握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反映。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学风数据持续向好,必修加权平均成绩从81.18提升至83.32,升学率从7.18%提升到11.32%,四级过级率从27.81%提升至51.76%。
强化服务保障,供给充足营养肥料
保障服务是学生全心投入学习的基石,学院每年投入近20万元用于学生工作,先后建成2个考研自习室,对外争取10万社会捐资奖学金,化解供给侧矛盾,完善《班主任管理办法》,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定期对同学进行一对一谈话,扎实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基础,了解班级同学学习状态,把关心关爱同学、解决学生急难愁盼和学风建设相结合,温暖学生的同时,提高同学们自主学习意识和学生使命感。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强化服务保障的核心,学院先后输送10余人次参与思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技能培训并获取职业认证,增强队伍“输出”能力。先后建设校级重点辅导员工作室2个,校级一般辅导员工作室1个,深入推进辅导员专家化建设。辅导员建设水平不断提升,1人主持四川省教育厅思政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重点课题,1人获评四川省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3人次获评“学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发挥美育作用,浸润强农兴农细雨
学院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合,通过美育+实践,让校本文化润物无声,让学风建设春风化雨。
自开学以来,先后开展“伴梧同行朋辈引领计划”、第二课堂政策分享会、“我的支部我的团”愿景规划大赛等系列活动10余场,营造学习学术氛围。同时,积极开展“川农大革命英烈视频创作”“手绘川农大精神”等学生喜闻乐见校本文化实践活动,弘扬“川农大精神”谱系,抓好使命传承。持续升级“艺村艺品艺乡情”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号召学生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开展涉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80项,累计为全省100 余个村社创作主题墙绘5千余平方米,创作各类涉农品牌形象设计、产品包装设计 500 余项,用实际行动彰显学生“强农兴农”使命担当。绩点、必修加权、综测、推免成绩排名均为年级第一的罗露同学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时长超800小时,她说“川农是我的根,给予了我走向远方的力量,在未来我会带着母校给与我的爱与温暖继续秉承工匠精神,做优秀的视传人。